近日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1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因时机原因未行再灌注治疗,予以药物保守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冠、改善心功能,预防各种并发症治疗。入院后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经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及药物改善心功能后,上述并发症均好转。然而在治疗1周余后患者出现反复室颤,住院期间总除颤次数高达42次(曾24h内室颤次数高达26余次),经积极电除颤及药物治疗后均恢复至窦性心律,虽经药物治疗(胺碘酮及利多卡因控制心律失常、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效果不佳,仍可反复出现室颤;后予以艾司洛尔持续静脉微泵,有效的阻断了室颤的发作。现患者已撤离呼吸机,生命体征平稳。

此例患者为典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恶性心律失常,亦程交感风暴。交感风暴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先后随认识的加深,又名电风暴electricalstrom/ES,心室电风暴,室速风暴,ICD风暴,儿茶酚胺风暴。电风暴可以说先后两次被定义,年《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SCD预防指南》(ACC/AHA/ESC)定义的心室电风暴是指24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2次,并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年EHRA/HRS《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专家共识:室性心动过速风暴指24h内自发的持续室性心动过速≥3次,需要紧急干预治疗。新定义要求更严苛,也更具适用。

电风暴的病因很复杂,引起ES的常见病因有器质性心脏病(主要为造成心肌缺血性疾病)、非器质性心脏病(主要是造成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后影响心脏电活动)、遗传性心律失常或离子通道病(获得性长QT综合征,原发性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家族性猝死综合征)等,其他特殊原因还包括ICD植入术后ES,药物因素等。

治疗的原则如下:

1积极原发病的治疗

2.室速室颤电转复。

3.药物治疗:目前认为,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心室电风暴最为有效的方法。其药物治疗的方案选择首先要区分发作ES的病因,多数情况下临床上较广泛应用的药物为β-受体阻断剂和胺碘酮,但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离子通道疾病,需要针对性的药物进行干预。临床上救治ES时通常需要胺碘酮与β-受体阻断剂联合使用。部分难治性ES可酌情选用利多卡因、索他洛尔、美西律、氟卡尼、溴苄胺等。

4.ICD:ICD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和预防电风暴发作的最佳非药物方法。对于已置入ICD的患者,有可能会因心力衰竭加重、频繁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激、焦虑、腹泻和低钾血症等诱发电风暴。酌情调整ICD的相关参数,静脉给予β受体阻滞剂与胺碘酮治疗可显著减少ICD放电。

赞赏

长按







































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gj/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