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才是内脏脂
人体内的脂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皮下脂肪,一种是内脏脂肪。 这两种脂肪如果过量囤积的话对健康都是不利的,但是相比较而言,内脏脂肪会带来更大的健康危害。 因为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围绕着人的脏器,过量囤积会直接对脏器造成压迫和代谢方面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引起:脂肪肝,心脏肥大,进而使心脏泵血率降低,导致气短和疲劳等。 从改善健康的角度来看,减少内脏脂肪应该是减肥大计的首要任务。如果我们可以通过适当方式,更高效的消耗内脏脂肪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观点中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MICT-ModerateIntensityContinuousTraining)更有利于脂肪燃烧,因为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在中等强度运动,由于脂肪的供能比例更高,所以更有利于燃烧脂肪。 而今天我们推荐给大家的方法就是: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HighIntensityIntervalTraining)。 因为高强度间歇训练才是内脏脂肪的真正克星!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一篇来自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体育科学》的论文《高强度间歇训练通过不同部位HSL磷酸化差异性激活减少内脏脂肪积累的机制研究》解读一下,为什么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才是内脏脂肪的克星。 HIIT对腹部内脏脂肪分解的意义 首先从整体脂肪分解的角度来看:脂肪在人体内主要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消耗脂肪就是消耗甘油三脂。甘油三酯的消耗过程可以大体分为两大步: 第一步“脂肪动员”: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 第二步“氧化阶段”:水解后的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彻底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这两个步骤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HS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他是“脂肪动员”阶段的关键限速酶之一。 而HSL的活性是由脂解类激素决定的,所以我们得出结论:脂解类激素是动员脂肪的关键。 而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和MICT(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脂解类激素的产生会有很大差异。 研究显示,当运动强度大于65%最大摄氧量时,儿茶酚胺的分泌量会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儿茶酚胺是机体的应激激素,具有较强烈的脂解作用。 同时腹部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更多的β肾上腺素受体,其对儿茶酚胺类的脂解激素的敏感性更高,所以通过HIIT可以更有效的促进腹部内脏脂肪的分解。 实验论证介绍 以下我们就通过这篇高质量论文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来看看,研究者是如何通过科学研究支持了以上机制。 以下我们对关键实验设计和结论做一个总结: 首先研究者选取一批本身体重相似的小鼠,然后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方式的饲养,第一组进行普通膳食饲养,第二组进行高脂饲料饲养。 最终在15周后,第二组小鼠被成功养成了“胖子”,实验者再从这批“胖子”小鼠中选取了36只体重高出普通膳食饲养组平均体重10%的小鼠,然后这些小鼠正式开始了它们的运动减肥之路。 它们的运动减肥之路有三条: 无运动组:没有运动 MICT组:MICT(中等强度持续训练) HIIT组: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 除了训练区别之外,研究者不对小鼠的膳食做限制,仅仅对摄食量做严格记录,同时无论是MICT还是HIIT,训练总量都是尽可能一样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经过12周的运动减肥后,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方面的实验结论: 体重及不同部位脂肪重量变化; 肝细胞组织形态影响; 血脂变化。 Part 1 体重及不同部位脂肪重量变化 饮食控制 在没有饮食控制的前提下,只要增加运动,无论是MICT还是HIIT都会明显减重。两种运动方式的整体减重效果相似。 上图中,**代表有明显区别,NA代表没有明显区别。 无论是HIIT还是MICT 小鼠并没有因为增加运动量而有明显的进食增加 上图中,**代表有明显区别,NA代表没有明显区别。 所以减肥过程中,如果是怕由于运动而多吃,是有些多余的担心。动物的生理本能并不会让我们明显多吃,多吃更有可能是一种心理暗示,或者社会文化的影响。 HIIT对于内脏脂肪的消耗 上图中,**代表有明显区别,NA代表没有明显区别。 HIIT对于内脏脂肪的消耗会明显大于不运动,甚至也明显大于MICT。这就是HIIT这种运动方式的独特优势。 皮下脂肪分解 上图中,**代表有明显区别,NA代表没有明显区别 对于皮下脂肪分解,HIIT组和MICT组与无运动组相比,都有明显减少。甚至HIIT组会更高,但可能HIIT组合MICT组之间的实际差别不大(统计数据不具备显著性)。 Part 2 肝细胞组织形态影响 首先HFD(高脂膳食小鼠)与Normal(普通饲料饲养小鼠)相比,HFD小鼠肝细胞出现了弥散性的脂肪小泡分布,并且在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较大的脂滴空泡。 这说明高脂膳食会增加小鼠患脂肪肝的风险。 在HIIT组与MICT组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HIIT组无论是肝细胞中内的脂肪小泡密度,还是较大脂滴空泡的数量,都明显低于MICT组,同时也明显低于HFD(高脂膳食)组。 由此得出结论:HIIT可以更明显的改善小鼠肝细胞脂肪侵润程度。 Part 3 血脂变化 HIIT会更有效的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不好的,它携带的胆固醇容易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所以通过HIIT减少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健康改善具有极大意义。 上图中,**代表有明显区别,NA代表没有明显区别。 从以上科学论证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从三个方面:1.体重控制及内脏脂肪减少;2.肝细胞健康;3.血脂健康;HIIT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同时它还具有高效利用时间的特点 结论 HIIT训练能明显缓解肝脏脂肪病变,改善血脂,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同时它也是一种相对节约时间,高效,更有趣味性的训练方法。应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推广应用。 本文作者 杨凯和 3HFIT课程开发组成员 ACE-CPT ACSM-EP 3HFIT-SNC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运动与生理适应性 E-mail:yang.kaihe 3hfit.中科医院专家微信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ry/3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熟记九大秘诀,保糖尿病人平安过冬
-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老人难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