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控制糖尿病的大敌
一位中年女性来诊,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情绪很是急躁。也难怪会这样,50出头的年龄,子女尚幼,却患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等一系列病症,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治疗。更为糟糕的是,不久前她又患上了糖尿病,空腹血糖高达14-15mmol/L,餐后血糖更是高达20mmol/L以上。她开始口服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但血糖水平并无明显改观。 我对她说:我知道你面临很大的压力,这么多、这么显著的代谢异常必然需要比一般人更多的药物。服用的药物多了,肯定会增加生活的不便,还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但你知道吗?你焦虑的情绪在你目前的异常状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你血压和血糖升高的部分原因。而且,持续的焦虑状态还会造成对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的抵抗,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你需要先把情绪平缓下来。 焦虑情绪会影响血压和血糖,这得从医学上常见的一种被称做应激反应的现象说起。 应激反应是机体在各种紧张性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普遍性反应。严重和持续的焦虑是一种紧张性因素。除此之外,悲观沮丧等心理社会因素、寒冷酷热等外部环境因素和血液成分的明显改变等内环境因素也是重要的紧张性因素。 应激反应 当机体发生应激反应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两大系统被激活。 其中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激活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增加。儿茶酚胺类激素具有收缩血管、促进糖原分解等作用,可引起心率加快、呼吸加速、全身冷汗、血压上升和血糖升高。 下图形象地图示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激活时的人体反应,可以肯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过这种体验。 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激活时,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具有收缩血管、增加体内水钠潴留、促进糖原分解和抑制葡萄糖利用等作用,可引起浮肿、血压上升和血糖升高。 可见,作为紧张性因素之一的焦虑情绪是控制血压和血糖的重要障碍,持久的焦虑更可造成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不敏感。 因此,有意识地主动克服焦虑情绪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那些明白了焦虑与血压、血糖关系背后的科学道理,但依然不能控制焦虑情绪的病人,可采取读书、交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等方式缓解。这些方式有助于转移注意力,避免病人专注于其生活中的困难和疾病本身,还可开阔眼界,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品格,有助于从根本上根除焦虑情绪。 01 02 03 在以上这些方法无效时,要记得求助于精神科医师,通过一些抗焦虑药物的使用缓解焦虑情绪,预防焦虑所致的血糖控制不佳及由此带来的严重不可逆后果。 文:漫画科普 图:源于网络 往期回顾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足? 识糖小课堂:糖尿病的发生及其易发人群 识糖小课堂:糖尿病的防与治 识糖小课堂:糖尿病人饮食和运动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会遗传吗? 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ry/6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太极十味乳香丸湿疹痛风关节肿
- 下一篇文章: 水茶橙汁hellip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