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倍护长期应用受体阻滞剂是否会增
β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心脏、血管以及支气管等器官细胞膜上的β受体,从而阻断交感神经兴奋所产生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起到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力,最终达到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的目的。 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期,左心室功能可能出现迅速下降,心力衰竭发生风险增加,死亡率升高。既往研究已经证实,STEMI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早期干预能带来生存获益,且不会增加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 此外,在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晚期干预,能够:1)死亡率降低30%;2)再梗死率显著降低25%;3)这些益处直接与心率降低相关,在各大指南中均属I类推荐。 但是,既往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发生STEMI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否会对其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目前尚无定论。 年1月,《EurHeartJAcuteCardiovascCare》杂志发表论著,针对行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评估既往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否会增加发生心源性休克或休克前状态的风险。 研究共纳入名患者,其中名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主要研究结果包括: 1、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其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未见升高; 2、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组的患者,发生休克前状态的风险未见升高; 3、既往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的患者,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其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风险。 研究者在讨论部分中表示,既往有观察性研究显示,行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其心率有所升高,这可能与长期全因死亡率增加相关。 年《JAmCollCardiol》杂志发表的Early-BAMI研究显示,针对STEMI行PCI术、Killip分级I级和II级的ACS患者,临床症状出现24小时后延迟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与院内死亡和院外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事件发生率增加相关。 上述相关性在STEMI组患者中最为明显,尽早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能带来临床获益,且不增加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 而本研究进一步显示,既往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同样未对这部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RoolvinkV,HemradjW,OttervangerJP,etal.EurHeartJAcuteCardiovascCare,Jan,Epubaheadofprint. 阿拉蕾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zz/2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感染性休克不仅仅是低血压和乳酸升高需要
- 下一篇文章: 白天上班晚上熬夜看球,有人因此出事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