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边波

病例及后文讨论摘自《高血压病例集锦》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疫情期间在家里突然出现血压升高,在平时控制挺好的情况下突然升高到/mmHg以上,甚至收缩压达到mmHg,伴有胸闷、心悸、手抖、手麻、浑身大汗,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然后经过1~2个小时左右自行回落。

看看这个病例:

61岁男性患者,主因“血压波动1个月余,心悸2天”入院。

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双手抖动,测血压/90mmHg,无头痛、肢体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无胸闷、胸痛、黑蒙,自行含服卡托普利12.5mg,30分钟后症状渐缓解,测血压/80mmHg。医院就诊,完善各项检查后均未发现异常。

此后多于晨起及午睡后出现血压波动,最高可达/mmHg,含服卡托普利后血压可降至/80mmHg。近1个月来,上午血压一般在(~)/(50~70)mmHg,下午血压在(~)/(70~80)mmHg,午睡后血压>/80mmHg即自行口服福辛普利1片。

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自诉心率可达~次/分,测血压/70mmHg,自行服用比索洛尔1.25mg及硝酸甘油喷雾剂,30分钟后心悸症状缓解。

2天来上述症状发作2次。

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了,可是血压变化发作越来越频繁,患者和家庭越来越害怕。那是为什么呢?

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发作性高血压

发作性高血压整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嗜铬细胞瘤和假性嗜铬细胞瘤。

前者是内分泌腺的肿瘤,多数位于肾上腺,少数可位于肾上腺外的神经节区,也称副神经节瘤。它可脉冲式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发作性飙升。

假性嗜铬细胞瘤指具有类似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但检查中并不具有内分泌腺瘤。往往是与情绪心理相关的。

大家要记住数据:嗜铬细胞瘤往往只占发作性高血压的2%~3%,而情绪相关性高血压占发作性高血压90%以上。

那为什么现在新冠疫情也与发作性高血压相关了呢?01

寒冷与疲劳:特殊的疫情时期,部分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在户外寒冷的天气下长时间工作,寒冷的天气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骤然变化的主要诱因,这个问题随着气温回升,逐渐缓解。但因长期作战,许多人员出现了身体和心理的疲劳。超负荷工作,影响作息,影响植物神经中枢,可造成血管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升高或血压波动,也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02

部分高血压病人,一听说,疫情下重症病人多是合并症多的病人包括高血压病人,就更紧张害怕、惶惶不可终日。害怕自己和家人得新冠肺炎,甚至出现死亡,每天生活在恐惧当中;

03

另一些病人过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zz/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