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种子等待花开内蒙古新闻网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内蒙古成吉思汗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两岸媒体人“品味草原文化弘扬中华精神”活动侧记“梅花鹿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这里是成吉思汗沉醉于美景掉落了金马鞭的地方。这里是古老而神奇的鄂尔多斯。6月18日,内蒙古成吉思汗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两岸媒体人“品味草原文化弘扬中华精神”活动在鄂尔多斯举行,宝岛台湾的媒体记者来到鄂尔多斯,与内蒙古蒙汉各族同胞一同见证了授牌仪式,由此,成吉思汗陵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近年来,成吉思汗陵接待了连战、林中森、蔡正元、华加志、郭台铭、席慕蓉等台湾各界知名人士,以及高雄、嘉义、花莲、南投、台东等台湾县市有影响力的组织、社团等,为深化内蒙古与台湾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作出了贡献。交流基地的设立,为两岸同胞回顾历史、品味文化、畅叙亲情和追求共同发展机会搭建了平台,充分展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骨肉同胞,血脉相连。内蒙古是身在台湾的蒙古族作家、诗人席慕容,隔着海峡,向北远眺的地方,是每诵着“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便泪落如雨的地方,是有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地方。虽相隔千里,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台湾和内蒙古同时举行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典;鄂尔多斯马拉松与太鲁阁马拉松成为了姊妹马拉松;“心系原乡重回故里”文化交流活动,“台湾蒙古族同胞草原故乡行”等活动的举办……可以看出台湾与内蒙古在文化、旅游、经贸、体育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在两岸媒体记者的共同见证下,成吉思汗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随后,媒体团来到成陵的东北侧,相传正是成吉思汗金马鞭掉落的地方——阿拉坦甘德尔敖包围转、祈福,添上几块石子以求吉祥。在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宫,目睹年不灭的长明酥油灯,倾听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故事,了解内蒙古的民族风情。吹着乌兰木伦河潮湿温润的晚风,望着亚洲最高的喷泉,行驶经过以当地砒砂岩为设计灵感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台湾媒体记者对它的外形进行了猜想和探讨……散步走在绿草茵茵夹道、整洁宽敞的街道,看着设计感十足的街灯,台湾TVBS新闻记者林闵榛说,她也曾到过法国巴黎,走在鄂尔多斯街头,感觉比巴黎一点也不差。了解了鄂尔多斯的地理地貌,看到百万亩樟子松的时候,他们感慨,这是多大的一片面积!从不毛之地的毛乌素沙地,变成满眼尽翠的樟子松林,克服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这需要多少人的努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说给百万亩沙地披绿,需要比别处比别人付出更辛勤的耕耘,那么民族地区的教育更是如此。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长乌恩介绍,内蒙古的成立之初,在校蒙古族中学生仅人,而到年,蒙古族在校的硕士研究生有多人,蒙古族在校本科生达10.06万人。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中学,两岸媒体记者见到了民族教育的示范。下午5点,正是孩子们上兴趣课的时候。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可以依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免费学到马头琴,民族舞蹈,古筝,绘画,蒙古族书法……这些需要幼功但学会了便能受用一生的特长和技能。台湾媒体记者对马头琴这样的民族器乐,以及正在玩耍羊拐的方式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拍照录像,询问羊拐的玩法,对比着他们小时候投掷石子的游戏形式。闵榛对这里的孩子们从小学到高中12年免费教育,学校还补贴每个孩子元交通费用的做法表示惊讶,她说,她在台湾读书的时候也有赶上免费的义务教育,不过没有12年这么多。现在两岸的孩子们,条件都好了很多。在鄂尔多斯集团,两岸媒体记者参观了企业生产流水线,看到集团代言人的海报时,台湾东森集团大陆事业部经理杨甜儿指着说,“这不是刘雯吗?这看起来是早些年前的刘雯,没想到她现在这么火。”杨甜儿还说,她很喜欢看大陆的综艺《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节目。难怪,在第二天的蒙牛集团参观中,她一下子就认出了墙上代言人的名字。在北京读书的她,接触内地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多,而第一次来内蒙古的她,也很喜欢内蒙古冰爽的乳制品和温暖的羊绒披肩、围巾。在蒙草生态,两岸媒体共同了解了蒙草的科研和生态修复工作,看到了2多种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标本,看到了这里精心培育出的与国旗颜色相同的国内唯一的红色百合。走出蒙草,工作人员将内含红百合的种子,配比好的花土,配置好种花小工具的花卉盆作为礼物送给了台湾同胞。工作人员介绍,只需要将种子埋在花土中,浇灌水,就可以长出鲜红的百合,头一年,开两朵,第二年,会开4朵,越长越枝繁叶茂,越长越喜人。台湾媒体团一路拍,一路照,一路采访了解,与内蒙古当地的媒体记者交流经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加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ry/12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日时尚新宠,探索秋季服装流行元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