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勾儿茶为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分布范围极其狭窄,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已经被列入世界濒危植物名录。

自年英国植物学家享利威尔逊在湖北省兴山县发现该种后,该物种曾一度在人们的视线中隐匿了近百年之久,直到本世纪初才再次回归人们视野。目前,只分布在十堰和宜昌地区。

是鼠李科小勾儿茶属植物,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毛,褐色,具密而明显的皮孔,有纵裂纹,老枝灰色。叶纸质,互生,椭圆形,长7-10厘米,宽3-5厘米。顶生聚伞总状花序,长3.5厘米,无毛;花芽圆球形,直径1.5毫米,短于花梗。果未见。花期7月。

观赏:小勾儿茶树形优美,果实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研究:小勾儿茶为分布微域的特有种,该属花的构造既与猫乳属有相同的特征,又与勾儿茶属有相似的结构,对研究鼠李科枣族中某些属问的亲缘关系有科学意义。

绿化及生态:膝柄木是生长在滨海生态过渡带的常绿高大乔木,在维系海岸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健康和抵御台风自然灾害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膝柄木树形优美,叶色油亮,叶脉美观,是良好的绿化树种。

研究:膝柄木属植物分布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在中国广西南部发现的膝柄木是该属分布最北的种类,对研究中国植物区系有科学意义。

保护现状:列入《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年)——极小种群(狭域分布)保护物种。[8]中国国家二级保护物种。

物种现状:濒危种。小勾儿茶为中国特有种,分布极窄,模式标本于年在湖北兴山采得,后来在安徽歙县柏子山偶有发现,在大别山东北坡发现有保存尚好的天然植株,结实数量虽多,但林地未见幼树、幼苗、天然更新不良,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保护措施:建议中国安徽霍山县林业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小勾儿茶的保护,严禁砍伐生存的植株;华东地区各有关植物学及园林单位应开展繁殖试验研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ry/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