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试题练习
心电图职称考试试题练习,欢迎您的参与,职称考试分为四科,分别是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我们每篇复习10题,朋友们可以把答案写在下面的写留言区,这对需要考试和不需要考试的老师应该都很有益处,所谓积水成渊,聚沙成塔,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知识越来越丰富,到时我们就不惧任何心电考试了!加油!!!1.关于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A.仅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B.发生机制可能与触发活动有关C.对腺苷敏感D.可发生晕厥E.常表现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2.关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常呈正向大R波B.胸导联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C.aVL导联QRS波群多呈QS波D.心室晚电位常为阳性E.主要发生机制为延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3.关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QRS波群时限多为0.14~0.16sB.Ⅰ导联QRS波群的振幅大小及主波方向与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有关C.胸前V1~V6导联R波振幅逐渐增大D.可呈非持续性发作,也可呈持续性发作E.窦性心律时可见Epsilon波4.关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A.心室率多为~次/分B.可见室性融合波C.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D.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相等E.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无倍数关系5.以自律性增高为主要发生机制的室性心动过速是A.洋地黄中毒时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B.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C.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是6.关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常因运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C.常有心脏结构异常D.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E.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7.诊断室性心动过速最有利的证据是A.QRS波群宽大畸形B.心率为~次/分C.QRS波群时限>0.12sD.房室分离且心室率快于心房率E.节律轻度不齐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8.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A、起搏器电池耗竭B、频率滞后功能C、感知过度D、感知不良E、电极脱位9.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更换起搏器B、关闭频率滞后功能C、提高感知阈值D、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E、重新放置电极10.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A、缩短心房不应期B、调整滞后功能参数C、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D、将起搏器心房感知电极极性设置为双极E、增加心房起搏脉冲宽度应网友要求,从期开始将答案与解析当期公布心电图试题练习本期答案及解析:1.A[解析]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部位,右心室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较少见。2.D[解析]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室晚电位常为阴性。3.E4.B[解析]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心室内存在与窦性心律并行的异位起搏点而形成的室性心动过速,常以一组一组的间歇形式出现,心室率多为70~次/分,少数可达~次/分。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不等,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有倍数关系。这种室性心动过速多为非持续性,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预后较好,不需特殊处理。5.D6.C[解析]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属于遗传性心律失常,该类心律失常具有3个典型的特征:①常因运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②可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而静息心电图常无明显异常;③心脏结构多为正常。7.D8.C9.C10.D 往期回顾: 心电学技术试题总汇(1-)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ry/8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去医院量血压就高,是白大衣高血压吗
- 下一篇文章: 熬夜喝酒后突然视物不清眼科医生提醒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