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追求长寿,不在于多运动不在于喝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论语·为政 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一些人到了五十岁以后,健康问题必然会成为大家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人的身体健康在生命中应该是1,而感情、事业、钓鱼、家庭等等……他们都是一后面的零,只有前面这个“1”坚挺的存在,后面那么多的“0”才有存在意义。 多数人年轻时都不肯为自己的健康健康投资,但这里面的真相大家一定要了解: 据统计,约有六成以上的家庭会因为老人的疾病,变卖家产,甚至举债借贷来付医药费,而往往在那时候很多老人家都是昏迷不醒,所以爱护自己的自己就是给家人减轻负担! 所以我们讲养生,帮大家搜罗了一些长寿的秘方,希望大家一起保持长寿,远离疾病 饮食有节,莫暴饮暴食! 养护肠胃,预防肥胖 在美食面前,有的人能做到浅尝辄止,而有人的定会吃到直不起腰才算尽兴,可是这种饮食习惯,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很大的潜在危害。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黄帝内经》 长期的过量饮食,可能会导致自己的营养过剩,进而产生肥胖;更有可能会增加肝脏肠胃负担,引发多种疾病,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 经文:“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以上这段经文是讲饮食。人以食为天,不仅是人,一切有情生命都以食为头等大事。大家在公园里一定都有看到鸽子、松鼠等动物一天到晚不停地在找食物。鸽子、松鼠等动物的主要工作就是“吃饭”。 同样古人有云: “定时定量,脾主信,信者信用,守时,守量即为信。” 古人倡导在饮食上要有节制,合乎中道,有益于个人身体健康,同时也能给社会带来好的风气。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特别是很多四十不惑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同时又需要常常应酬喝大酒,日常的饮食油腻且杂乱。 大家为了身体的健康,可以每周抽出两天时间进行轻断食,这样适当的给身体一定饥饿感,可以让细胞保持活性,使身体更加健康长寿。 调节自己情绪,远离生气! 养护肝脏、稳定血压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黄帝内经》 怒,在五脏属肝; 喜,在五脏属心; 忧、悲,在五脏属肺; 思,在五脏属脾; 恐、惊,在五脏属肾。 在中医素上有“多忧伤肺”“大喜伤心”“多思伤脾”“大怒伤肝”“多恐伤肾”的说法。 而经常生气的人,在发怒的瞬间宣泄了自己情绪,释放了压力,可身体是有记忆性的,每一次宣泄增加的五脏的压力,这些伤害都在无形中影响着自己的身体健康。 如果情绪大幅波动,人体就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它能使血糖升高,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进而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跟家里小猫的应激反应差不多。周身的器官都在一瞬间全速运作。如果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五脏中至少三脏将受到损伤,长此以往,人的气色将变得暗沉,再也不像年轻时那样有活力。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身边那些情绪不好的人,一般肝脏功能也比较弱,而他们对疾病的思虑、忧伤,也使得脾、肺受到损害。 保持长寿,大家一定要平静的对待生活中的琐事,少生气,多微笑。 不论遇到什么事,大家都该淡然处之,从容面对。有问题就积极解决,解决不了就轻轻放下。 如此,才能为身体打好健康的基石,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随心而活。 起居有常,合理作息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可见,古人非常重视起居有常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合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应”。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应顺应四时,规律起居。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清代名医张隐庵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 这说明起居有常是调养神气的重要法则。人们若能起居有常,合理作息,就能保养神气,使人体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面色红润光泽,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反之,若起居无常,不能合乎自然规律和人体常度来安排作息,天长日久则神气衰败,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生命力衰退,面色不华,目光呆滞无神。 《内经》指出“起居无节”,将“半百而衰也”。 在日常生活中,若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恣意妄行,逆于生乐,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就会引起早衰以致损伤寿命。 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中指出:“定息失时,伤也。”。 生活规律破坏,起居失调,则精神紊乱,脏腑功能损坏,身体各组织器官都可产生疾病。 夏季日长,天热,作息起居应随之作一些调整,适当减缓生活节奏,平静有计划地工作学习生活,有利于减少焦虑情绪。 现代研究证实,人体内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规律相符,按生物钟的规律作息,有利机体健康。 第一,夏季应尽量晚睡早起,并养成午休习惯。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6℃。 第二,露宿不可取,长时间赤膊暴晒于烈日下不可取。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时,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因为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 第三,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沐浴,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算算题,动动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zz/11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成药舒筋活血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