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种中医救急方法,陪您安渡今年春节
我们整理了十种中医的救急方法,来应对今年春节期间的高发疾病,包括按揉穴位、刮痧、艾灸、中成药等简单方法,很适合零基础的新手朋友哦。 临阵磨枪,不如未雨绸缪,欢迎大家转发,帮助更多朋友? 提要: 腹疼+腹泻——四弯除邪、神阙扶正 腹痛无腹泻——按、灸曲泉速缓解 积食感冒——刮痧、拔罐、午时茶 肩、肘、坐骨神经痛——胆经、胃经找筋节 晕车——艾绒裹花椒,自制神器来预防 积食、呕吐——按揉至阳、璇玑、公孙 失眠——花样泡脚可解决 宿醉——手、足阳明解酒解痛 扭伤——对侧身体找“治疗点” 烫伤——温水浸泡抹香油 1 腹疼+腹泻 今年春节正值己亥年初之气,脾胃受运气影响,会比较容易处在一个相对虚弱的状态。腹痛、腹泻将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小孩。注意不要贸然地吃一些止泻药物,以防“闭门留寇”。 外治手法很简单,主要以刮痧为主。 第一步:刮痧除病邪。 (一)顺经刮督脉49遍,膀胱经21遍。导引阳气周流。 (二)刮四弯穴(肘窝膝窝)。如出黑痧(正常情况无黑痧,也不怎么疼),刮至黑痧出尽。力量由轻慢慢加重,心念要集中,手法要柔和。 第二步:看舌苔,辨正邪 刮完四弯穴以后,腹泻一般都有非常明显地缓解。之后进一步地治疗,就要分析现在这个病人的情况。是正气很盛,邪气也很盛?还是正气很虚弱,邪气基本上已经透发尽了? 这可以从舌苔上去鉴别。 (一)邪气很盛,正邪交争很厉害。 这种情况下舌苔特别厚腻,尤其是舌体中部的地方特别厚腻。 此时,要从手足阳明经上取穴。可以重点检查足三里、上下巨虚、曲池穴,在这几个穴位及穴位周围有没有那种非常疼痛的点。如果有的话就在这个地方进行艾灸。可以灸21壮到49壮。 (二)邪气基本已除,正气很虚弱 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舌苔,甚至舌头颜色也很淡。 此时,可选择用隔盐灸的方法灸神阙21到49壮,起到稳固元气的作用。 2 腹痛无腹泻 没有腹泻症状,但是腹痛很厉害,尤其是爱生气的女性朋友,月经期前生气,可能都出现比较严重的痛经(从来不痛经的人都可能会出现)。 这就是由于今年的运气造成的,木郁乘土,需要选取的穴位其实很简单,就是曲泉。 点按曲泉,这种腹痛就会出现明显的缓解。 如果条件允许,选取相对更疼痛的这一侧曲泉穴,阳灸21壮。 对于咱们很多平时情绪管控比较差的老年人而言,也可以多揉曲泉和太冲这个穴位,就今年的运气而言,它对于预防疝气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3 积食感冒 一、特点 节日期间,家长们走亲访友,往往忽视了孩子的饮食。有的孩子会吃很多油炸类的、凉的酸奶、不好消化的糖等等,会非常容易食积感冒。 这与一般感冒不尽相同,孩子除了有怕冷,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之外,还会伴随着面色萎黄,食欲减退,舌苔特别厚腻,甚至吐泻。 二、中成药:午时茶颗粒 脾胃比较弱,吃得不注意,再感受外寒的,在药物的选择上,首选午时茶颗粒。 这个药不仅适用于小孩儿,也适用于成人。 三、治疗手法 第一步:顺经刮督脉49遍,膀胱经21遍。 第二步:刮手、足阳明经(如不方便只刮图上部份),顺经各刮21遍。 第三步:如果会拔罐,可以在大椎、肺俞、脾俞、胃俞上加拔火罐。 4 肩、肘关节、坐骨神经疼痛 肩、肘关节疼痛 一、表现 并没抻着、没干力气活,肩关节尤其是肩髃穴这个地方,就突然抬不起来了,好像是有东西牵扯一样,做上举和外旋动作的时候很受限。肘关节突然疼痛也是如此。 二、按病因治疗 中医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种情况的肩、肘关节疼痛,一是受风寒影响。二是身体内在的问题。这分两种情况来治疗。 1、情志影响(近期发生过比较大的情志波动,如生气,郁闷等)。 第一步:刮痧 在足少阳胆经上从风市穴到阳陵泉一线,会有一个穴位非常疼。它周围会出现比较大的筋结,用手摸上去发现有比较大的筋疙瘩。那么就沿着整个足少阳胆经,顺经自上而下刮痧21-49遍。 注意:不要刻意因为有筋结就用多大的力量,没有学过推拿发力时渗透性偏差,常用蛮力,反而容易伤到局部的皮肉。刮痧讲究“柔而不浮,沉而不滞”。 第二步:艾灸 在这个穴位上阳灸21壮(也可阴灸15分钟替代);或者经常用手叩打或敲打;或贴上应象贴灸,都可以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2、脾胃原因(近期没有着急,但是思虑多,或者脾胃弱,或者总在外边吃饭,或者三餐经常不规律等)。 第一步:刮痧 检查足阳明经,尤其是在上巨虚和条口穴这个位置上,很可能有一点非常的疼,像一个大筋疙瘩。 顺经刮足阳明经(如不方便只刮图上部份)21~49遍。 第二步:艾灸 然后在局部进行阳灸21壮或者阴灸15分钟。 坐骨神经疼痛 一、表现 腰和臀部总感觉别着一根筋似的疼。 二、原因 近期有此症状的,一定有过比较大的情绪波动:着急。 三、治疗 检查足少阳胆经,从渊腋到风市穴。重点检查渊腋和风市附近,找比较大的筋疙瘩。 第一步:刮痧 轻柔地顺经刮痧21-49遍。 第二步:阳灸 在筋结处阳艾21壮(或阴灸15分钟代替)。 5 晕车 如果能确认晕车呕吐完全是由于阳气不足引起的胆胃不降(不是吃了坏的食物造成的呕吐),可以试试这个方法:用一小团高纯度的艾绒裹一粒花椒,搓圆,放在肚脐里。然后再用一个防过敏的胶贴,贴在肚脐之上。上车以后手就捂着肚脐。这个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晕车呕吐。 此外,由于己亥年运气影响,脾胃大多偏弱,很多原本不晕车的朋友,都有可能出现晕车。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少吃不运化的食物,注意呵护脾胃。 6 积食+呕吐 治疗过年期间的积食、反酸、嗳气,注意:首先要确定没有外感,如果有感冒的话,应该先治感冒,再治积食。 一、症状轻浅 按揉至阳、璇玑和公孙三个穴位,多按揉一会儿,食积和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都可以得到非常明显的缓解。 二、症状较重 第一步:刮痧 督脉顺经刮49遍,膀胱经顺经刮21遍。 此时要注意至阳穴。如果至阳穴出痧了,说明这个人平时脾胃的阳气就比较弱。至阳穴需要艾灸21壮。脾俞胃俞各灸14壮。 在艾灸时,患者应尝试感觉腹部中脘下方有没有热流的聚集。在灸完这几个穴位的时候,他胃口前部这个地方应该有温温的热流。 ㈡、艾灸璇玑穴12壮。公孙穴需要揣穴。 如果有食积,在艾灸璇玑穴以后,一定有一侧的公孙穴非常疼。那么就灸疼痛的那一侧公孙穴21壮。灸完公孙穴,积食的症状就应该得到了比较大的缓解。(最起码能缓解百分之七、八十。) ㈢、此时双方若还能保持宁静的状态,可以再灸一下双侧足三里,各灸14到49壮。 注意:在灸的过程中,心一定要静,不要边看电视边灸,也不要很烦躁。 7 失眠 中医认为失眠的本源是“本神”的“不安”——神魂魄意志这个系统出了问题。所以无论是哪部分造成的失眠,都可以用“擒贼先擒王”的方法:“安神”。 一、偶尔失眠 2、频繁失眠 如果有一段时间生活不规律,造成了频繁的失眠,无论是过年与否,无论是不是在放假,都要尽早治疗。推荐下面这个方子,本方具备安神宁气的效果。 柴胡24克生龙骨9克黄芩9克 生姜9克党参9克桂枝9克 茯苓9克清半夏12克大黄12克 生牡蛎9克大枣6枚 黑顺片12克(先煎15分钟) 第一天,用砂锅煎药40分钟,共2-3次(煎好后将生姜与大枣取出丢弃)。 将所有药液与药渣倒入泡脚盆里,等温度适宜后,泡脚20-25分钟。 泡后,保留所有的药水和药渣,在阴凉处保存。第二天将药渣与药水一起,加热10多分钟后继续使用。可用不锈钢盆存放,加热更方便。 ?每付药可以用2-3天。 3、过饱失眠 此外,晚餐吃得过饱、时间过晚,也会造成失眠。 中医说:脾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说,晚上超过8点最好就不要吃东西了,免得影响睡眠质量。 8 宿醉 喝完酒之后会很难受,解酒药自然是不可取的。 就咱们中医而言,酒会造成身体的不适,是源于它又寒又热的性质。“寒而不冰,性且大热。”这个“寒”会伤害脾胃,这个“热”会导致脏腑邪热内积。 治疗方法如下(点我复习完整版“宿醉”): 第一步:刮痧 1、顺经刮督脉49遍、膀胱经21遍,导引督脉和膀胱经的阳气。 以身体的温度作为判断依据:第二天身体不怎么热了,用温阳性的药油。如果第二天身体还很热,用偏凉性的油。 以平时的状态作为判断依据:平时怕冷,用温阳性热油,平时就容易有热,用凉油。 以上两种状态矛盾时,以平时状态为准。 2、刮手足阳明经。 第二步:艾灸足三里,降脾胃之气 如果有头疼,加以下的穴位: 注:阳灸,不建议阴熏,可以刮痧板用力点揉。 9 扭伤 急性扭伤后冷敷,这是大众广泛接受的处理方法,但却与中医的处理方式截然相反。并且中医还认为,冰敷容易伤到脾经,从而导致女性的妇科炎症。 其实中医治疗急性扭伤的方法非常简单,无需冷敷或热敷,只要找到一个“治疗点”,按揉十多分钟,基本都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 第一步:确定“治疗点” 这是经脉学里“上病下治,左病右治”一个最简单的应用。简单解释一下:我们把疼痛的这个点,姑且叫做“病点”。 上病下治,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如果病点在身体的上部,那么就要在身体的下部去找他的治疗点。如果病点在左边,就要在右边去找治疗点。也就是说,“病点”和“治疗点”是一个对角线的存在。 比如,扭伤踝关节,就在对侧手腕上找治疗点。 第二步:按揉“治疗点” 由轻到重地按揉“治疗点”,直到扭伤的部位完全不痛。 10 烧伤、烫伤 中医认为,如果局部被烧伤被烫伤,不适合用很寒凉的方法,如凉水冲、冰敷等,这样容易致使热邪内行而伤到筋骨(点我复习,一个烫伤处理不当变成“附骨疽”的病例),不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还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轻度烫伤后,用36°左右,或者低至30°的温水冲或泡患处,可在没有破损的地方涂一点香油应急。 注意,如果你没有什么医学基础,不要盲目自己处理。本文所说的方法,只适用于日常的轻、中度的烫伤。如果烫伤面积很大,应该及时就医。 此外,我们还有过年常备中成药的推荐,尤其适合去外地过年的朋友,点我查看 您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咨询助教老师吧 马上加入↓↓↓ ▼如果喜欢此文,请点文末右下角“好看”~~~ ▼本文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及时就医。 奕心养生 积食、呕吐怎么办?按揉这三个穴位可救急! 己亥年的“运气”告诉你,如何安度? 萝卜白菜今冬咳嗽慎吃梨姜 戊戌年“终之气”高发疾病及预防 戊戌年“终之气”代茶饮 脾胃为本: 一个字养脾胃脾胃的重要性重口味毁掉的是什么? 高发疾病: 最近的牙疼、失眠、腰疼、带下异常疱疹性咽颊炎小红疹四种疹子为什么会感冒感冒中成药阳虚便秘阴虚便秘长高过敏牙疼健身瘦小腹耳朵湿疹脐贴表证未解 应象灸法: 胃痛醉酒扭伤失眠腰疼湿气盲目艾灸的危害 未病先防: “四之气”代茶饮下半年高发疾病预防“三之气”代茶饮立夏毒五月粗解五运六气谷雨 《随息居饮食谱》新解 王孟英与随息居 大米小麦荞麦薏米绿豆红豆黑豆黄豆白扁豆蚕豆 桃西瓜木瓜桂圆石榴 山药蜂蜜 名医故事 高武王孟英鲍姑 应象灸法 来自中医大夫的生活叮咛 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jb/10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4种病是ldquo气出来rdqu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