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腺体。成人肝组织约重g,约占体重的2.5%。

一、肝的结构特点

①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既可从肝动脉获得由肺及其他组织运来的氧和代谢物,又可从门静脉中获得由肠道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

②存在肝静脉和胆道系统双重输出通道。肝静脉与体循环相连,可将肝内的代谢中间物或代谢产物运输到其他组织利用或排出体外;胆道系统与肠道相通,将肝分泌的胆汁排入肠道,同时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③具有丰富的肝血窦。肝动脉和门静脉入肝后经反复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及小叶间静脉,最后均进入肝血窦。血窦使肝细胞与血液的接触面积扩大,加之血窦中血流速率减慢,为肝细胞与血液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提供了时间保证。

④肝细胞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和丰富的酶体系,有些甚至是肝所独有的。因此肝细胞除存在一般细胞所具有的代谢途径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代谢功能。

基于上述特点,肝不仅在机体糖、脂质、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物质代谢中处于中心地位,而且还具有生物转化、分泌和排泄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

二、肝是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细胞主要通过调节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途径维持血糖的相对恒定,以保障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饱食后肝糖原总量可达75~g,约占肝重的5%。血糖高时,葡萄-6-磷酸除氧化供能以及合成糖原储存外,还可在肝内转变成脂肪,并以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运出肝外,贮存于脂肪组织。

较长时间禁食时,储存有限的肝糖原在12~18小时内几乎耗尽,此时肝通过糖异生将生糖氨基酸、乳酸及甘油等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成为机体在长期饥饿状况下维持血糖相对恒定的主要途径。其主要原料生糖氨基酸来自肌组织蛋白质的分解。

三、肝在脂质代谢中占据中心地位

肝在脂质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肝细胞合成并分泌胆汁酸,为脂质(包括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所必需。肝损伤时和胆管阻塞时,均可导致脂质的消化吸收不良,产生厌油腻和脂肪泻等临床症状。

饱食状态下,肝将大量过剩的葡萄糖分解为乙酰CoA并转变成脂肪酸,并进一步合成甘油三酯,这是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来源。肝也可将某些氨基酸经乙酰CoA转变成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肝还可摄取来自消化道的外源性脂肪酸,部分经β-氧化彻底分解,释放能量供肝利用,剩余部分用于合成甘油三酯。肝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与来自消化道的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肝自身合成的胆固醇、磷脂一起,组装成VLDL分泌入血,经血液运输至肝外组织。

饥饿状态下,机体脂库的脂肪动员增加,释放出脂肪酸和甘油,经血液运输至肝代谢。肝细胞可将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乙酰CoA,部分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释放能量供肝利用;其余大部分则在肝细胞内合成酮体。肝是体内产生酮体的唯一器官。酮体则是肝向肝外组织输出脂质能源的一种形式,供肝外组织尤其脑和肌肉氧化利用。饥饿时酮体可占大脑能供的60%~70%。

肝在调节机体胆固醇代谢平衡上起中心作用。肝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器官,其合成量占全身合成总量的3/4以上。肝又是转化及排出胆固醇的主要器官。胆汁酸的生成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肝能从血液中摄取外源性胆固醇、内源性胆固醇和肝外组织细胞多余胆固醇,将其转化成胆汁酸,经胆道排出;也可将其直接分泌入胆汁,经消化道排出。胆道几乎是机体排出胆固醇及其转化产物的唯一途径,肝几乎是机体排出胆固醇及其转化产物的唯一器官。

肝对胆固醇的酯化也具有重要作用。肝在血浆中将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以利运输。严重肝损伤时,除血浆胆固醇含量减少外,血浆胆固醇酯的降低往往出现得更早、更明显。

肝在血浆脂蛋白代谢中亦起重要作用。肝是LDL降解的重要器官,HDL也主要在肝合成。

肝磷脂的合成非常活跃,尤其是卵磷脂的合成。磷脂合成障碍可影响VLDL的合成和分泌,导致肝内脂肪运出障碍而在肝中堆积,成为脂肪肝发生的机制之一。

四、肝内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均非常活跃

肝不仅合成大量蛋白质以满足自身结构和功能的需要,还合成大量蛋白质输出肝,以满足机体一些肝外功能的需要。如肝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由于凝血因子大部分由肝合成,因此严重肝细胞损伤时,可出现凝血时间延长及出血倾向。

肝是体内除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以外的所有氨基酸分解和转变的重要器官。

肝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解氨毒。肝通过鸟氨酸循环将有毒的氨合成无毒的尿素。所以,肝是机体合成尿素的特异器官。严重肝病病人,肝解氨毒能力下降,导致血氨升高和氨中毒,是导致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生化机制之一。

肝也是胺类物质的重要生物转化器官。正常人体经肝单胺氧化酶作用,可将苯乙胺、酪胺等芳香族胺加以氧化而清除。严重肝病病人,这些芳香族胺类得不到及时清除,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羟化后生成苯乙醇胺和章胺,其化学结构与儿茶酚胺相似,称为假神经递质,可取代正常神经递质,使大脑发生异常抑制,可能是引发肝性脑病的另一重要生化机制。

五、肝参与多种维生素和辅酶的代谢

肝合成和分泌胆汁酸,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肝是机体含维生素较多的器官。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占体内总量的95%。

肝还参与多种维生素的转化。肝可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将维生素PP转变为辅酶I(NAD+)和辅酶II(NADP+),将泛酸转变为辅酶A(CoA),将维生素B1转变为焦磷酸硫胺素(TPP),将维生素D3转化为25-羟维生素-D3等。

六、肝参与多种激素的灭活

多种激素在发挥其调节作用后,主要在肝中代谢转化,从而降低或失去其活性,此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jb/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