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槟榔

驱虫药

第八十六天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

产地

主产于海南、福建、云南、广西、台湾等地。

别名

榔玉、宾门、青仔

采收加工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浸透切片或捣碎用。

性状鉴别

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药性

苦、辛,温。

功效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主治病症

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性能特点

尤治绦虫。

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适量。生用力佳,炒用力缓;又新鲜者优于陈久者。

总监制:秦一嘉

总策划:代婷婷

新媒体编辑:王硕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告白行动
皮肤病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pz/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