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胺类激素:主要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胺类激素多以氨基酸为原料修饰合成,即氨基酸衍生物。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球蛋白裂解下的含碘酪氨酸缩合物;褪黑素以色氨酸作为原料合成。儿茶酚胺类的半衰期(从分泌到一半失活)通常只有2-3min。

儿茶酚胺等在分泌前通常储存在胞质的分泌颗粒中,只有机体需要时才释放。儿茶酚胺类激素亲水性强,在血液中主要以游离形式运输,并且在相应细胞膜受体的介导下产生调节效应。

甲状腺激素为亲脂性激素,以甲状腺胶质的形式大量储备在细胞外的滤泡腔中,而且在血液中几乎%与血浆蛋白结合,称为流动状储备形式。甲状腺激素半衰期很长,可达7天左右。甲状腺激素可通过扩散或转运系统直接进入细胞内,再与核内受体结合后产生调节效应。

2.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垂体、甲状旁腺、胰岛、胃肠道等部位分泌的激素多属此类。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的分子从最小的三肽(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最多约多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链,种类繁多,来源广泛。这类激素的合成遵循蛋白质合成与分泌的一般规律,激素生成后经高尔基体包装,储存在胞内分泌颗粒(囊泡)中的可以是前激素原、激素原,也可以是激素本身,在机体需要时通过胞吐释放。机体对这类激素分泌的调节主要是作用在释放过程,而不是在合成过程中。这类激素分子量大,水溶性强,要经过靶细胞膜受体介导,启动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产生调节效应,激素本身通常并不进入细胞。大多数多肽类激素的半衰期为4-40min,蛋白质类激素则为15-min。

3.脂类激素:主要包括类固醇激素和脂肪酸衍生物(二十烷酸类)。

(1)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均由胆固醇合成,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典型代表为皮质醇、醛固酮、孕酮、雌二醇、睾酮等。均含有17碳的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四环结构,以及侧链。也称为甾体激素或甾醇。这类激素边合成边释放,在胞内很少储存,所以分泌率与合成速度相当,对分泌的调节主要在合成过程中。这类激素分子量小,亲脂性激素,在血液中多与载体蛋白结合而存在,半衰期多在4-min之间。此类激素主要通过直接穿越靶细胞膜,进入细胞后分别与定位在细胞质或核内的受体结合而引起调节效应。

(2)脂肪酸衍生物脂肪酸衍生物主要指二十烷酸类,为含18、20或22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一类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由花生四烯酸转化的前列腺素、血栓烷类和白细胞三烯类等,多为局部激素或胞内信使,经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广泛影响细胞活动。这类物质最初来源于细胞膜的脂质成分——膜磷脂,因此几乎所有细胞都可产生,种类繁多,作用复杂。但也有人不把这类物质视作激素。多数二十烷酸类经细胞膜受体介导,少数经胞内受体介导信号发挥调节效应。

发挥作用后激素去哪里了?

激素要迅速灭活才能保证生理功能的及时、适度的调节。灭活的主要场所是肝、肾等。多肽和蛋白质激素,在专一性肽酶和蛋白酶的催化下,被水解而灭活;胺类激素(肾上腺素等)由单胺氧化酶催化氧化脱氨而灭活;固醇激素经切除侧链、还原、羟化等反应灭活。许多激素的代谢产物从尿中排出。大多数激素在体液中的半衰期只有几分钟。例如,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离的AB链,再经胰岛素酶水解成为氨基酸而灭活。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部分内容参考《生理学》教材。水平有限,能力一般,每次考试,倒数第三。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pz/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