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1例48岁男性心肌梗死患者因
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丙泊酚|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摘要 1例48岁男性心肌梗死患者因行心肺复苏术后发生谵妄,给予丙泊酚1~2mg/(kg·h)持续静脉泵入,共21d。静脉泵入丙泊酚第19天,患者出现高热(体温最高40.0℃)、血压下降(最低90/60mmHg,1mmHg=0.kPa),尿量减少(10ml/h),尿液呈酱油色。 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WBC)17.3×/L,血红蛋白(Hb)88g/L,降钙素原(PCT)12.76μg/L,心肌肌钙蛋白I(cTnI)0.μg/L,血肌酐(Scr)μmol/L,肌酸激酶(CK)U/L,肌红蛋白(Myo)μg/L,乳酸2mmol/L,真菌(1?3)?β?D?葡聚糖.9ng/L;血培养结果示白色念珠菌生长。 诊断:丙泊酚输注综合征,脓毒症。立即停止静脉泵入丙泊酚,更换为咪达唑仑注射液(5mg/h)持续静脉泵入,同时给予抗感染、连续床旁血液滤过等治疗。 治疗3d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7d后实验室检查示WBC5.6×/L,Hb95g/L,PCT0.12μg/L,cTnI0.μg/L,CK43U/L,Myoμg/L,Scr78μmol/L,真菌(1?3)?β?D?葡聚糖88.9ng/L,尿量90~ml/h。 丙泊酚;丙泊酚输注综合征;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脓毒症 病例概述 患者男,48岁,因胸闷、憋气21d,高热、血压降低19d,少尿、酱油色尿2d,于年9月13日收入中国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患者21d前突发胸闷、憋气,就诊于外院,心电图检查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诊治过程中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神志未完全恢复,脱机困难,外院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因存在意识障碍和谵妄,故予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1~2mg/(kg·h),共21d。静脉泵入丙泊酚第19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0℃),血压下降,最低90/60mmHg(1mmHg=0.kPa),2d前出现尿量减少,尿液呈酱油色。外院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入以升压,最高剂量为0.μg/(kg·min)。 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U/L(参考值:24~U/L),肌红蛋白(myoglobin,Myo)μg/L(参考值:10~92μg/L),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μmol/L。血培养示念珠菌生长。因病情加重由医院。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90mmHg,未治疗;无其他特殊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8.0℃,呼吸20次/min,脉搏次/min,血压/77mmHg[去甲肾上腺素0.μg/(kg·min)静脉泵入维持下]。神志恍惚,查体不配合,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为+2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气管切开套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低,未闻及杂音;腹部查体无异常。 入院后尿量10ml/h,尿液呈酱油色,24h尿量为ml。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WBC)17.3×/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8g/L,真菌(1?3)?β?D?葡聚糖.9ng/L(参考值:.5ng/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12.76μg/L(参考值0.05μg/L),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0.μg/L(参考值:0~0.μg/L),Scrμmol/L,Myoμg/L,CKU/L,乳酸2mmol/L;肝功能正常。 入院诊断:长期使用丙泊酚所致丙泊酚输注综合征(propofolinfusionsyndrome,PRIS),脓毒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肺复苏术后,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入院当日停用丙泊酚,更换为咪达唑仑注射液(5mg/h)持续静脉泵入镇静治疗,维持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为-1~-2分;给予补液,更换中心静脉导管,清除可疑感染灶;给予卡泊芬净50mg静脉滴注、1次/d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静脉滴注、1次/12h抗感染;同时给予连续床旁血液滤过。 入院第2天(9月14日),实验室检查示Myoμg/L,Scrμmol/L;入院第3天(9月15日),患者体温降至36.5℃,神志改善,血压波动于/75mmHg[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减至0.μg/(kg·min)],CKU/L;血培养结果示白色念珠菌生长。 入院第7天(9月19日),停用去甲肾上腺素。实验室检查示WBC5.6×/L,Hb95g/L,真菌(1?3)?β?D?葡聚糖88.9ng/L,PCT0.12μg/L,CK43U/L,Myoμg/L,Scr78μmol/L,cTnI0.μg/L,尿量90~ml/h。 入院第8天(9月20日)减少咪达唑仑注射液泵入剂量,9月22日停用该药。入院第20天(10月2日),撤离呼吸机。10月11日患者出院。 讨论 PRIS是丙泊酚罕见但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代谢性酸中毒、乳酸水平升高、横纹肌溶解、肾衰竭、发热、高脂血症、高钾血症、肝肿大、心律失常和快速进行性心力衰竭等[1?2]。 年,英国Hemphill等[3]将PRIS定义为丙泊酚剂量5mg/(kg·h)或输注时间48h后出现的无法解释的以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或心电图改变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发热、肝酶升高或乳酸升高的综合征。 本例患者输注丙泊酚时间3周,输注剂量为1~2mg/(kg·h),出现体温升高和少尿及酱油色尿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示CK峰值为μg/L,Myo峰值为μg/L,Scr峰值为μmol/L,乳酸2mmol/L,符合PRIS的诊断。 除剂量和用药时间外,PRIS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肥胖、使用儿茶酚胺类升压药和糖皮质激素、严重疾病(如颅脑损伤、癫痫持续状态、脑膜炎、脑炎、中风、严重烧伤和创伤、严重感染、脓毒症、胰腺炎、饥饿或营养不良)等[1?3]。 本例患者静脉泵入丙泊酚第19天出现脓毒症以及使用儿茶酚胺类升压药均为发生PRIS的危险因素,可能对PRIS的发生起了促进作用。PRIS的治疗包括停用丙泊酚[1]和肾脏替代疗法[4]。连续血液滤过虽然不能去除高亲脂性丙泊酚,但可以清除丙泊酚水溶性代谢产物。 本例患者停用丙泊酚并接受抗感染及血液滤过治疗后,CK、Myo、Scr、乳酸、WBC、真菌(1?3)?β?D?葡聚糖及尿量等均逐渐恢复正常。 本例提示,对于需要镇静治疗的危重患者,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丙泊酚,可联合使用其他镇静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有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及血气变化,若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症、心肌损伤及急性肾衰竭等临床表现,需警惕PRIS。此外,脓毒血症有可能促进PRIS的发生。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rchaa.com/eczz/7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腰椎病内服外用密效验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